《隆波帕默日记》-隆波帕默尊者- 2016年6月1日
隆波从未想过要从各位身上得到什么。除了要求各位精进用功——以此减轻自身的苦,同时团结互助地把佛法弘传下去。
隆波从未想过要从各位身上得到什么。除了要求各位精进用功——以此减轻自身的苦,同时团结互助地把佛法弘传下去。
护持佛教的方法是:一定要学习,且致力于实践,从而获得正确的了解与领悟。一旦达成,便可以称为——拥有了正见,之后就可以将其传递给感兴趣的人。
弘法是有条件的——要以慈悲心去行持。如想从中牟取私利,“法”便只是徒有其表。
正确的禅定是伴随觉性的,分为两种:其一称为“止禅”,即心聚焦于单一所缘。比如与佛号在一起,心不跑到别处;与呼吸在一起,心不往别处跑。伴有快乐、宁静、轻松、法喜的生起,这样的禅定可以用于休息。
修习这种禅定的原则极其简单:以快乐的心,去持续觉知让心有快乐的所缘。
假若抵达最高阶段的智慧则会看见:心即是苦。这是最难洞见的。
选择任何修行方法都可以。称念佛陀可以,观呼吸也可以,做手部动作可以,观腹部起伏也可以。心一跑掉,就及时地知道;心黏着在所缘了,也要及时知道!比如观呼吸时,心跑到呼吸了,知道;心便会自然安住!看见心跑了,无须试图把心拉回来,如果心被强行拉回来,胸口会感到紧与闷。
不需要禁止心的跑动,可以动。观心,及时地知道心,将会产生正定(三摩地),这被称为“心学”——也就是持续的学习与了解心。
觉性就是:
感觉到自己的身、
感觉到自己的心;
禅定就是:
观察所缘对象时,
心是安住的;
心有觉性/有定 + 持续地觉知一个所缘对象=奢摩他(禅定);
心有觉性/有定 + 洞悉到名法与色法的三法印=毗婆舍那(内观)。
佛陀所教导的功课共有三门:第一门是戒学,第二门是心学(习称为定学),第三门是慧学。我们的功课只有这些而已。
心跑到钟那里时,没有意识到,称为欲贪行;强迫心,故意调控,不让心跑到钟那里,叫作苦行;心跑到钟那里,知道心跑钟那里了,此谓中道。中道在这里!如其本来的看待它,如心本来的看待心;心就会没有任何人为刻意的安住。如果人为的控制,看起来有在觉知自己,但心是紧的、硬的。控制让心不外送,就是走上苦行。
《佛陀教导解脱的三条途径》隆波帕默尊者2014年4月25 …
选择任何修行方法都可以。称念佛陀可以,观呼吸也可以,做手部动作可以,观腹部起伏也可以。心一跑掉,就及时地知道;心黏着在所缘了,也要及时知道!比如观呼吸时,心跑到呼吸了,知道;心便会自然安住!看见心跑了,无须试图把心拉回来,如果心被强行拉回来,胸口会感到紧与闷。
不需要禁止心的跑动,可以动。观心,及时地知道心,将会产生正定(三摩地),这被称为“心学”——也就是持续的学习与了解心。
《“如实观”的方法》 隆波帕默尊者 苏林府布拉帕然寺 2 …
别走入两个极端:第一个是忘记身心,这个太松;另一个是紧盯着身心,这个太紧。中道,就只是感觉。
修习若是正确,便会走上中道。根本不难,只是世人都不认识这条路——中道。它很难找,也很难理解。
佛教与众不同之处:开发智慧 隆波帕默尊者 (泰)农业科技大学 …
《从凡夫步入圣者》隆波帕默尊者泰国皇家体育健身俱乐部-2 …
大家吉祥如意!这里的氛围很好,大家非常守时。学习佛法是需 …
《在日常生活之中开发觉性》 居士们,大家吉祥如意! 现在 …
选择任何修行方法都可以。称念佛陀可以,观呼吸也可以,做手部动作可以,观腹部起伏也可以。心一跑掉,就及时地知道;心黏着在所缘了,也要及时知道!比如观呼吸时,心跑到呼吸了,知道;心便会自然安住!看见心跑了,无须试图把心拉回来,如果心被强行拉回来,胸口会感到紧与闷。
不需要禁止心的跑动,可以动。观心,及时地知道心,将会产生正定(三摩地),这被称为“心学”——也就是持续的学习与了解心。